虫子天下再写文学点评的时候,无意间看得有不少网友在热议一个话题,那就是当所谓的“降汉不降曹”的故事发生之后,曹操为何不杀关羽的事情。
其实,从小说《三国演义》呈现的故事情节来看,尽管“降汉不降曹”这五个字让关羽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,但如果没有张辽的话,估计关羽早就被曹操杀死了。
也就是说,曹操并非不敢杀关羽,也不是不能杀关羽。
但最终的结果却是,当关羽要去寻找刘备的时候,曹操不仅不阻拦,反而送钱送装备,给人的结果就是曹操不杀关羽。
有人说,曹操之所以不杀关羽,是为了自己的名声。
毕竟当时的曹操也急需要人才,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,对曹操而言都是多多益善。
况且,从后来的故事情节咱们也可以知道,自从曹操不杀关羽之后,曹操的名声确实好了许多,之前都被称为“汉贼”,现在,“汉贼”的名声虽然没有被摘掉,但至少喊的人,少了许多。
展开剩余70%也有人说,曹操之所以不杀关羽,实际上是真的想得到关羽。
虽然当时曹操手下也是武将如云,但真正能和关羽一较高下的人,还真没有几个。
另外,如果曹操真的得到了关羽,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,还能沉重打击刘备的势力。
但是,只能说大家看问题还是有点片面了,上面这些原因,虽然也是曹操不杀关羽的原因,但真正的原因,并不是这个。
因为,曹操不杀关羽的真正原因,其实就两个字。
这两个字就是:投资!
对于曹操而言,不管是被困土山时候的关羽,还是“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”时候的关羽,曹操想要杀他,简直是易如反掌。
但被称为奸雄的曹操,很会算一笔账,那就是杀死关羽合算,还是不杀关羽更合算。
首先,不杀关羽,可以提高自己的名声和形象。这一点,前面已经说过,这里不再赘述。
其次,不杀关羽,可以缓和自己与刘备之间的关系。
在青梅煮酒的时候,曹操就认定刘备不会久居人下,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,既如此,多一个敌人,不如多一个朋友。
杀死关羽容易,但缓和与刘备的关系,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。
再者,不杀关羽,可以坐收渔翁之利。
虽然曹操占据北方,看似和刘备、孙权都有利害关系,但曹操更清楚,一旦削弱了刘备的力量,那么东吴就会趁势而起。
而不杀关羽,则足以让刘备牵制东吴。
最后,不杀关羽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得到隐秘的回报。
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清楚,正是曹操这种高瞻远瞩的投资,让曹操得到了巨额回报。
走了一个关羽,曹操收获了诸多文臣武将。
走了一个关羽,刘备的矛头就开始转向。
走了一个关羽,孙刘联盟不仅不堪一击,还破绽百出。
走了一个关羽,曹操得以在华容道活命。
所以,奸雄到底是奸雄,一笔投资,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了。
你们觉得,虫子天下说得对吗?如果不对,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?请留下你的评论!
下期预告:洛水之誓和白衣渡江,哪个更无耻?为什么?
欢迎关注虫子天下,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!
发布于:江苏省